> 文章列表 > 艾灸后怎么封穴如何封穴

艾灸后怎么封穴如何封穴

艾灸后怎么封穴如何封穴

关于艾灸,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:艾灸和烤肉之间,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烤的是人肉,一个烤的是猪肉牛肉羊肉海鲜肉……

中医养生越来越受推崇,但上面的笑话也反应出一个问题:其实大家对艾灸还存在很多错误的认知。

艾灸不是单纯的“直接拿个艾条烤,摸着一个穴位就上”,也不是“艾灸越烫,效果就越好”。

艾灸排寒气的感觉

要了解排寒的感觉,先得知道体寒都有哪些体现?

肚脐下冷凉是宫寒,

肚脐上冷凉是胃寒,

腰上冷凉是带脉寒,

肩上冷凉是胆不通,

手臂冷凉是肺气虚,

颈部冷凉是膀胱虚,

手背冷凉是气不足,

大腿冷凉是脾胃虚,

小腿冷凉是肠胃虚。

一级寒湿(在表皮):皮肤骚痒,长湿疹。

二级寒湿(在肌肉):酸,困,累,乏,如肩颈肥厚,酸困,腰酸乏力,关节酸困。
艾灸后怎么封穴

三级寒湿(在骨骼):肩周炎,颈椎病,肩痛、硬,腰痛,风湿关节炎,变天关节就痛。

体内寒邪重的人,会出现四肢冰凉、肌肉酸疼僵硬、关节酸痛、头重脚轻、脸色暗沉、便秘、体乏无力、口干口苦口臭、困乏嗜睡、食欲不振等现象。

刚开始艾灸时,会感觉体表非常冷,穿多厚的衣服还是感觉冷,这其实是脏腑的寒邪在向体表移动,是体内寒邪外排的正常现象。

感觉到寒凉之后,在接下来的艾灸过程中,才能慢慢体会到身体热起来,食欲消化变好、精神抖擞、排便顺畅等。

当然这种表现人与人不同,有的人排几天就感觉渐热,而有的人寒重,会很久才感觉渐热,遇到这样的情况,一定不要气馁,坚持下来,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。

艾灸怎样才算灸透了

根据个人的体质和感觉来定。

一般艾灸过程中,下腹会隐隐感觉到有一股热气,并能在经络内来回流动,上到头顶,下到足底,经过的地方有酸、麻、胀、痛的不同感觉。

只有灸透了,艾火的热力才得以通过穴位和周边的皮肤渗透进身体,而不仅仅浮在皮肤表面;才能得气、有灸感、有排病反应,进而取得效果。

所以艾灸后,才会有很舒服、温暖的感觉,身体不适的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。

很多人可能以为灸至皮肤产生红晕时,就是穴位灸透了,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。

因为如果经络瘀堵严重的话,皮肤再怎么红晕,经络还是不通。

艾灸4穴排寒气

【方法】将艾条一端点燃,悬于施灸部位即可进行艾灸,每日灸30分钟。

每次艾灸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,时间太长容易出现口干舌燥,便秘等不适感。

丨灸大椎穴

【位置】大椎穴位于项部下端,第7额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
取穴时,将领部稍微向前倾,往项部与背部交界附近找寻,可以触摸有一凸出的最高点是第7颈椎,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。

【功效】行气活血,祛除颈部寒气。

丨灸肾俞穴

【位置】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卜旁开1.5寸(2横指宽)处,左右各有一穴,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。

取穴时,左右腰骨最高点连线与脊椎巾线的交点附近为第4腰椎,向上数到第2塍椎卜方的凹陷处旁开1.5寸(2横指宽)就是肾俞。

【功效】滋阴补肾。

丨灸涌泉穴

【位置】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,第2、3趾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处,左右脚各有一穴。

【功效】祛除下肢的寒气。

丨灸风门穴

【位置】风门穴位于第2胸椎下旁丌1.5寸(2横指宽)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取穴时,从大椎穴向下数到第2个凹洼,左右各旁2横指宽处就是风门穴。

【功效】祛除风寒。

艾灸完如何封穴?

艾灸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,以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。

但具体要多久才能排出体内寒湿,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人体质来决定,一般需要坚持艾灸1-3个月左右才会看到明显的效果。

且艾灸完一个穴位一定要封穴,封好后再灸另外一个穴位。

为什么要封穴?

很多人说艾灸不管用,灸过不舒服,有很多原因。

除去排病反应,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封穴,或者时间段不对、艾灸经络顺序不对......

因为艾灸后穴位都处于开放状态,经络也处于通畅中,如果不把穴位及时封好,会造成寒气更容易入侵,并顺这经络入侵更深,所以封穴尤为重要!

每灸完一个穴位,都要进行封穴,以保证疗效。

如何封穴?

最简单的一个方法:艾灸完一个穴位后,用拍、锤、点、按、揉、捏等方法,轻轻作用于穴位周边,然后用衣物遮住穴位,这样就达到封穴的效果。

艾灸后怎么封穴如何封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