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鸣球以咏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鸣球以咏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鸣球以咏”这句诗就像是古代的“敲锣打鼓”,用来赞美皇帝的圣明和国家的繁荣。

其实,这种用音乐表达敬意的方式挺有意思的,就像现在用掌声表达祝贺一样。不过,古人玩得更高级,他们用“鸣球”这种乐器来唱歌跳舞,真是仪式感拉满啊!

这句诗背后还藏着个小秘密呢!

想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仪式感吗?因为仪式能让人更有敬畏之心,就像我们现在的升国旗仪式,大家都会自觉肃立,这就是仪式的力量。

所以,“鸣球以咏”不仅是对皇帝的夸赞,更是古人用艺术表达敬意的聪明方式,让我们也学会了用真诚和艺术来赞美美好的事物。

“鸣球以咏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鸣球以咏”出自唐代魏徵的《享太庙乐章·肃和》。

“鸣球以咏”全诗

《享太庙乐章·肃和》

唐代 魏徵

大哉至德,允兹明圣。

格于上下,聿遵诚敬。

嘉乐斯登,鸣球以咏。

神其降止,式隆景命。

《享太庙乐章·肃和》魏徵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中文译文:

这个至大至德啊,充分展示了您的明智和圣洁。您在治理上就像格律一样,一心奉行真诚和敬意。美妙的乐曲响起,球状乐器奏出了歌颂之声。神明们降临于此,国家的命运也因此而辉煌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的宫廷乐章,由唐朝名臣魏徵创作。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国家的繁荣祥和之感。诗人称颂皇帝的德行高大无俦,充满智慧和圣洁之光。皇帝在治理国家时谨遵诚敬之道,就像一个谱表规整的乐曲一样有条不紊。乐曲奏起,歌颂皇帝的声音如同球状乐器的鸣响。神明们降临在太庙,预示着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命运。

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帝的景仰和对国家安宁繁荣的祈愿。通过描绘太庙中的乐曲和神明降临的场景,诗人展示了唐朝皇帝治理的高度规范和众人景仰的德行。诗中蕴含着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,体现了唐朝盛世的崇高理想和对皇帝的称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