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承明厌直庐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承明厌直庐”这个诗句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?别担心,我来给你解解惑!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《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》,是他在悼念一位叫做谢紫微的朋友时写的。诗句中的“承明厌直庐”其实是用了典故,“承明”指的是汉朝的承明殿,“直庐”则是指官员值班的地方。梅尧臣在这里用这些词,表达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朋友去世的哀痛。
为什么诗人会对官场这么厌倦呢?可能是因为他在官场上经历了太多尔虞我诈,或者是因为他更向往简单的生活。梅尧臣可是北宋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,他的很多诗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,比如民间疾苦、官场腐败等等。
如果你对梅尧臣感兴趣,可以多读读他的其他作品,比如《宛陵先生集》,里面有很多有趣又深刻的故事和诗篇。或者,如果你对诗句里的用典感兴趣,可以研究一下“承明”和“直庐”在历史中的具体含义,说不定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呢!
“承明厌直庐”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》。
“承明厌直庐”全诗
《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》
宋代 梅尧臣
平昔闻严助,承明厌直庐。
请章来未久,捐馆遽何如。
无复淮南谕,曾成太史书。
苍苍不可问,挥涕望輀车。
作者简介(梅尧臣)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